环球百事通!在苏州,科创有了“心”动力

2023-06-10 13:04:31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BioBAY展厅里展出的生物医药公司产品。


【资料图】

《“苏式服务”让外国专家点赞》

从江苏苏州古城最高点北寺塔环视,远处光影摇曳、园林雅趣,小桥街巷错落,展示着这座城市的脉络肌理,温润水乡蕴藏着持续发展的澎湃动能。

深厚的人文底蕴贯通历史,前沿产业塑造着城市的未来。如今,苏州正精心谋划布局生物医药、纳米、人工智能、光子等产业创新集群,在全球产业变局中构筑“苏州高地”。这里不仅吸引着大量国内人才,也赢得不少外国专家的青睐。近日,记者跟随科技部国外人才研究中心“走进魅力苏州”中央媒体采访团,来此调研科研院所、创新型企业及高新技术园区,深入了解苏州科技创新、外籍人才政策及国际合作成果。“苏式服务”创造的舒心环境,让外国专家竖起了大拇指。

金鸡湖畔吹响创新号角

如今,放眼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版图,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BioBAY占据了重要位置。2022年,在科技部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发布的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发展竞争力榜单中,BioBAY所在的苏州工业园区综合实力名列第二。这一为发展生物医药产业而建立的专业科技创新载体,目前已汇聚了550余家各类生物医药创新企业。

苏州中天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夏洁在美国工作生活了多年,选择在中国的创业城市时,她没有太多犹豫。“苏州的确是个很适合创业的地方。无论是营商环境还是人才政策,这里都非常有诚意,我认为自己做了个很明智的选择。”夏洁说。

“人到苏州必有为”,这一条醒目标语,彰显着这座城重视人才、耐心培育企业的诚意。得益于宾至如归的创新创业服务,夏洁团队在2022年已经拿到10张三类注册证,完成了5000万元的销售额。她说,当她最需要创业资源和帮助的时候,苏州相关部门伸出了援手。

2007年起,苏州工业园区启动实施科技领军人才计划,推动发展自身特色产业,苏州生物医药产业由此翻开了崭新一页。此后,伴随着“人才新政30条”“生物医药产业专项人才政策”“金鸡湖人才计划”等政策陆续出台,苏州工业园区逐渐构建起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为创业者提供了更广阔的创新创业环境。

在典晶生物医药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董事长张金忠看来,除了丰厚的引才政策和良好的营商环境,苏州的生活环境也非常便利舒适。这家公司研发的人工合成生物角膜正在加紧开展临床研究,未来将会造福更多眼疾患者。“团队可以高效地安心做科研、搞研发,政策红利为我们免去了不少后顾之忧。”张金忠说。

“德企之乡”孕育发展新动能

从苏州工业园区向东行驶五六十公里,记者在卓能电子(太仓)有限公司见到了总经理维克托·昂格马赫,他有一个更容易记忆的中文名字——龙胜利。“我喜欢龙,龙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符号之一,而‘胜利’则源于我的德语名字。”他说。

20年前,龙胜利第一次来到中国,之后数年,他在中国辗转多地,最终选择了太仓。卓能电子是一家拥有近60年历史的德国电子制造服务供应商,为轨道交通、高端医疗、航空电子等领域研发和制造高精密电子元器件。据龙胜利介绍,过去10年,他与团队积极进行本土化布局,在中国市场取得了良好的回报。过去一年,龙胜利团队的产品有80%在中国国内销售,实现营收2.08亿欧元。

对德合作一直是太仓的一张特色名片。作为中德合作的城市典范,这座与上海崇明岛隔江相望的江南小城,是中国德资企业聚集度最高、合作模式最具特点的城市之一。从30年前第一家德资企业克恩—里伯斯弹簧有限公司落户太仓开始,到今天,这里已经集聚起德企480余家,总投资近60亿美元。

太仓的地理位置优势,让龙胜利习惯了往返于太仓和上海之间的生活。他的太太和孩子都在上海,随着长三角一体化进程提速,太仓与上海产业链、供应链和交通圈、生活圈进一步接轨。在太仓,还有许多像龙胜利一样的“洋专家”,截至今年4月,长期在太仓工作的德籍人员约3000多人,在册外籍科技人员总数超500人,德籍科技人员150多人。太仓成了名副其实的“德企之乡”。

更大力度实施柔性引才

从设立“外籍院士工作站”到发布《外国专家工作室管理办法》,苏州面向全球引才的脚步一直走在前列。

截至2022年底,苏州有10428人持有效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证,占江苏省44.1%;其中,外国高端人才(A类)4344人,占江苏省50.2%。两项数据均居江苏首位。与此同时,在苏州工作的外国人才总数位列全国第五,仅次于上海、北京、深圳和广州。

速通半导体首席执行官李贤中来自韩国,在他看来,苏州拥有完整的产业链支撑,生产所需要的元器件在当地都能找到供应商,这对企业家来说非常重要。“半导体行业需要一支过硬的人才队伍,也需要政策支持,这里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让团队可以离客户更近。”李贤中说,近年来中国提出的“双碳”目标以及人工智能、物联网等一系列技术的快速发展,让像他一样的外籍专家看到了更大的市场潜力。

为了以更具竞争力的引才政策吸引外国人才集聚。近年来,苏州出台《关于打造“苏州最舒心”外国人才创新创业环境的若干举措》,从为外国人才来苏提供便利服务,提升到打造“苏州最舒心”的外国人才创新创业环境。更大力度实施柔性引进海外人才和智力的“海鸥计划”,形成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来去自由的导向和机制,鼓励各类用人单位积极引进海外智力。

同时,苏州支持符合条件的高层次外国人才申报市级人才计划;鼓励单位设立首席科学家、访问学者岗位,吸引外国人才领衔重大创新活动;鼓励外国人才在苏州创办科技型企业,对外国人才创办的科技型企业给予相关优惠支持。加强外国人才科技创新平台的载体建设,给予建设资助以及研发补助,助力提升苏州科技创新策源能力。

创业板上市企业49家,名列全国第三;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34万家,名列全国第四……正是“无事不扰,有求必应”的“苏式服务”,涵养着这里的人才生态,迸发出更强劲的创新实力。这场人才与城市的“双向奔赴”,正共同绘就一幅新的姑苏繁华盛景。孙亚慧

标签:

[责任编辑:news001]

为您推荐